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教学应该怎样实施?

 

㈠课程模式开设的建议

高中美术课程采用学分制管理,既保证学生的基本学习,也给予他们比较充分的自由选择机会。各地在开设模块的选择中,应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根据《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在高中三年内,省示范高中、一级达标高中应能提供全部学科的所有选修模块80%以上;二、三 级达标高中能开出选修模块的60%以上;其他学校应至少能够提供40%以上模块供学生选择”进行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做好模块的开设。这一要求可能学校在短期内无法全部做到,但可以通过努力逐渐开设。

 

课程由9个学习模块构成,在9个模块中,选修一个模块,修习18个学时可获得1学分,每个高中学生在三年内必须修习3个学分。鉴于“美术鉴赏”对高中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美术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建议在3个学分中采取“1+2”的选择策略,即鼓励学生先选修“美术鉴赏”,以获得1学分,再在其他内容系列中任意选修两个模块获得另外2个学分。同时,建议学生在高中前三个学期中学完必修的54学时美术课程,获得三个基本学分。在以后的三个学期中,学校可以为有兴趣、有需要的高中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课程设置即要考虑到学校教学条件、师资等方面的因素,遵守“1+2”或更多模块的教学要求,也要顾及到部分学生从高一至高三美术课程继续深入学习的需要,以满足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要求。高中的美术鉴赏模块适合以教学行政班为单位组织教学,而其他模块学生可跨年级、跨班组选课。

一般情况下,在高一上学期或全年开设“美术鉴赏”模块,高一下学期或高二学年再逐步开设其他模块,学校应根据本校师资和场地、设备情况制订一个详细的课程模块和开设计划,市县教育局职能部门和教研室要加强对学校课程具体安排的指导,要把加强选修模块教学实验的研究和指导作为工作重点。

下面是某中学高中美术课程设置的方案,仅供参考(表2)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美术鉴赏

绘画

工艺

……

美术鉴赏

雕塑

设计

……

设计

绘画

……

(为高考报考专业做准备)

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书法

篆刻

……

    摄影摄像

……

(学校能开设的其他美术模块)

为有美术学习兴趣的学生开设选修课程

 

下表列举各种模块组合方案,供学校选择时参考(表3)

年段与学时设置

美术选修模块组合

高一

每周1学时,在高一年(18周)内修完18学时。

美术鉴赏(1个学分)

高二

每周1学时,在高二年(36周)内修完36学时。

在绘画、工艺、书法、设计等8个模块中选择2个模块,完成2个学分。

高三

取得必修学分后选修

根据学生需要和学校条件开设

高一

每周1学时,在高一年(18周)内修完18学时。

美术鉴赏(1个学分)

高二

每周2学时,建议与音乐或其它学科进行交叉排课在高二年内修完36学时。

在绘画、设计、书法、现代媒体等8个模块中选择2个模块,完成2个学分。

高三

取得必修学分后选修

根据学生需要和学校条件开设

高一

每周2学时,建议与音乐或其它学科进行交叉排课在高一年内修完36学时。

在美术鉴赏(1个学分)和绘画、设计、书法、现代媒体等8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共完成2个学分。

高二

每周1学时,在高二年第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18周)内修完18学时。

在绘画、设计、书法、雕塑、现代媒体等8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完成1个学分。

高三

取得必修学分后选修

根据学生需要和学校条件开设

 

体现新课程特色,学生能否科学有效地选课是关键。要特别重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要求:“学校有能力开出的模块,均应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并通过教师的指导,选择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的学习内容。”

 

因此,各学校应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在学生选课前,应该及时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要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的联系。根据美术学习模块的特征,美术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作品展、讲座、座谈,出宣传栏、宣传册等方式和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认识不同美术模块的特点,增强模块选择的兴趣和积极性。另外,可以通过调查、小测试等方式,发现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模块。

考虑到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建议学校在排课中除美术鉴赏课外,其余模块教学尽量做到二节课连排,以方便教学的实施,确保学生美术学习成效。

高中美术课程必须具有多样性和弹性,各校根据选修的人数多少和学校条件,选修模块教学的组织可以打破班级界限,以适应不同学校的师资和设备条件。现阶段,各校可根据自己的师资状况和设备条件开设美术学习模块中的课程,但要制订规划,力求在三至五年内开设全部美术学习模块,配齐所有必需的师资、设备和器材,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㈡教学建议

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应从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出发,学习内容应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高中学生美术学习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注意处理好初、高中的衔接与递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维的能力,努力让学生成为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一代新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选择、组合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使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1.全面落实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美术教学目标是美术课程的根本所在,是美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了美术课程教与学的共同指向,促使师生心理、思维活动同时进行。

 

美术课程按照三个维度设计课程总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要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及与技能,提高美术素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观察、想象、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2.美术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给学生提供多样的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学会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引导他们理解各民族的文化,激发他们对祖国悠久文化艺术的热爱,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秉承民族风格的优秀传统,激励其发奋创造的精神,学会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学习从全球化的角度观察与分析各种美术潮流及其文化背景的方法,逐步掌握理解多元文化的知识和技能。

 

3.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通过设计多种多样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在主动参与、探究的学习中,培养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尤其在教学中,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着重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善于使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新精神,在问题的发现中、在想象中、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加强美术语言和美术创作规律的学习,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使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材料,选择具象、抽象或意象等不同的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验。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模块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社会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指导学生选修美术课程模块中适宜的内容。

 

5.在高中美术教学的全过程,要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术语的学习与应用。对美术技能的学习,教师应注意对作品鉴赏和作品文化含义的引导。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注重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在创作教学中,应创设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情境,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作品。在教学中应注重过程和方法的把握:

了解和体验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

学习认识悠久而伟大的美术文明

促进个人思维方式的丰富和发展

带动学生的造型能力进一步提高

只有全面实现这些价值,高中美术的教学才真正可以称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下马观花”美术课程,在学校美术教育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课程作用。

 

6.强调美术的人文性质。重视美术与生活、文化、学生生活经验、当地资源及其他学科的相结合,采取从体验到理解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美术学习活动,真正达到了解及理解他国或他民族文化的目的。注重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研究能力。

 

7.针对美术学习的特点,倡导多样化的美术学习方式。如:尝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特别提倡“搜集资料→阅读欣赏→讨论探索→实践创造→评价延伸”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注重以小组方式进行问题、主题、案例、情境的研究。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组织、归纳与技能训练,做到理解与练习相结合。同时提倡师生共同构建一个平等、开放、互动的教学氛围。
  

8.加强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教师应尽可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开展美术学习。并重视学生鉴别、筛选、处理信息资源能力的培养,能更好地吸收时代信息和多元美术的艺术观念,开阔视野,提高美术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