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扎染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它发源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手工艺作坊。扎染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并成为我校校本课程。《走进扎染》是扎染课的起始课。最终目的是通过赋予学生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增长学生的感性认识,积淀学生的直接经验。本课以欣赏优秀的扎染作品为着眼点,了解扎染基本技艺为激趣点,体会扎染作品魅力为想象点,应用扎染艺术为实践点,将扎染艺术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探索扎染课内容、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及在课堂上操作规律。动态的体现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延展三个阶段在教学的尝试。通过网上搜索查阅资料培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用电脑语言进行绘画和创作,提高想象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从扎染作品中找到“团结协作”的有益启示。将课堂授课环节绘制红、蓝、粉、绿、紫五个板块,来装点我的课堂。

 

    红色:激情浪漫的课堂导入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老师帮助学生创造性活动插上了翅膀。富有情趣的课堂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让他们顺利地接受你传达给他们的知识和理念,为此创设了以红色激情为代表的浪漫课堂导入:踏着欢快的乐曲,学生们兴冲冲跑进教室,熟练地打开电脑,等待老师的到来。上课伊始,我肩披一条醒目的大红扎染披肩,吸引同学们的眼球,激发好奇和兴趣。在一片嘘吁声中听到学生对披肩的议论,指指点点各抒己见。这时,我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家,脱去争议的披肩,再戴上扎有茄子图案的围裙,课堂中从披肩的议论又转向对围裙评论的**,“看,老师围裙上还有一个紫茄子。”“这是怎么做出来的,太神奇了吧!”“这可能是画上的吧”,从学生三言两语中,我听出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和期待,顺势接一句:“这么好看的披肩,这么特别的围裙是怎样制作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扎染,揭开谜底。”大屏幕上出现这一课的题目:走进扎染。一个激情浪漫的课堂导入如同拉开了红色的序幕。

 

    蓝色:舒缓深沉的技艺传授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做“独奏者”,而是“伴奏者”“研究者”。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自我认知自我实践的能力。课题一出现,学生纷纷拿出自己课前搜集的照片和影像资料,有的学生打开了自己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大家争着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扎染特点及相关知识,欣赏着其他同学带来的丰富资料,在学生的资料中汇集着不同扎染方法制作出来的效果。我开始介绍几种扎染方法,告诉学生围裙中的茄子是用针缝法制作而成,披肩是用扎捆法制作而成,随后展示自己制作的三张图片:第一张是一块白色棉布,上面用铅笔画着一朵花的图样。第二张是用针和线将花瓣的外形缝起来,进行抽拉的示意图。第三张是一朵扎染后的花样。三张图片的展示,清楚的描述了针缝法的制作过程,学生们议论着、回味着。有的还情不自禁地拿出自己的小手帕摆弄起来,边捆边扎。这一环节突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对扎染技艺的接受与揣摩成为争相交流的切入点。由浅入深的技法传授,又大大开拓了学生的动脑、动手的空间。我用 ponpint 将技艺的传授犹如在蓝色的深沉舒缓中完成。

 

    粉色:柔和明快的童话想象

技艺传授过后,需要学生通过文本描述来实现自我想象、联想、体验和感悟。接下来我提出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扎出来这么美丽的布我们怎样来利用它们呢?”有的说:“可以做一件漂亮的花裙子。”有的说:“可以做一顶个性的球帽,用针缝法做上一个'公牛队'的标志!”学生思想的火花迸发了,我提出假设:“如果自编一个场景,用上这么美丽的花布,你们会做些什么?大家可以分组讨论,然后用电脑绘制。”学生们热烈地讨论着。做棒球帽的学生大胆地演绎着运动场上的动人故事。提议做围裙的学生为给妈妈送去女儿深情讲述着做漂亮裙子的故事。有一组学生是这样编织的:以前有一个国家,王子想要娶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作为自己的妻子,姑娘们听到这个好消息忙的不亦乐乎,拿出看家本领,在衣服上绣着美丽的图案,唯有一个叫木麻的姑娘拿出一块白棉布,在上面捆捆扎扎,然后放入红色的染缸中,一条红底白花的裙子就做出来了。到王子选亲的日子,许多姑娘身披绫罗绸缎紧光闪闪,在这雍容华贵当中出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姑娘,这就是木麻。她非常漂亮,在红裙子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出众,王子读懂了木麻姑娘心灵手巧,并且与木麻姑娘结为终生伴侣。学生的想象,把整个课堂的活动披上了粉色童话的薄沙,让师生都为之动容。

 

    绿色:平实律动的体验过程

针对四年级的学生对色彩和构图具有初步认识,设计真正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用挑战性、激励性的理念,激发学生复杂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知。以学生提出的漂亮裙子、个性球帽为基点,利用对电脑绘画的浓厚兴趣,进入了电脑绘画授课环节。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开始创作。一款款富有扎染图案的花裙子,一顶顶佩有扎染图形的个性球帽,在屏幕上闪现。我提出的意见也被小组同学采纳并运用。二十分钟过去了,学生们完成作品,我提议大家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把自己的作品保存后共享,然后进行编辑整理,把班上同学们的作品制作成一篇篇电子创作画,评选出优秀创作奖和优秀编辑奖。同学们就在这近乎平实而律动的过程中体验着绿色快乐。

 

    紫色:神秘梦幻的空间拓展

让学生利用已知的知识,对未来世界进行探究和学习,从而打通学习世界和生活世界、课程与生活之间的通路。在肯定学生成绩之后,我便布置了课后拓展内容,鼓励学生做舞美老师、摄影师、灯光师、音响师,女生做化装师、模特和设计师,在缤纷舞台中上演艺扎染服装秀。同学们非常兴奋,因为他们体会到学习是快乐的,艺术创作永无止境。

 

这是一节起始课,我将信息技术融入艺术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兴趣,使其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工具。围绕扎染艺术与人类的关系这一主题,将授课的五彩环节环环相扣,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获得整体提高与发展,使艺术课程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和愉悦性。

第一、     探索扎染课内容、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欣赏扎染作品中,在由感性认识的基础转入理性创作时,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云南民间扎染工艺的过程,将本来不易观察和表现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手法形象的展现在面前,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平面的内容立体化。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感悟理解教学内容,他们上网搜索有关扎染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编绘展示电子绘画作品等等。在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创作的同时,我适时指导,激发学生创作兴趣潜能,整个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体现出教师的主导性。

第二、     四要素的和谐统一,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发展过程,包括课前学生准备、课中各要素互动以及课后拓展学习三个阶段,我安排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扎染的图片或影像资料,观察扎染工艺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上网搜集信息,了解扎染相关知识以及现代美术家对扎染的最新研究。课堂教学阶段,通过借助有关扎染主题的披肩、围裙、童话王国、绘画世界、缤纷舞台推进教学。在开放的教学空间中,学生有较大的创作空间,他们运用电脑绘画编辑处理自创扎染作品,每个人都是创作者、实践者,老师则成为组织者、引导者,我建议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编创时装表演作为课后作业延伸到课外拓展学习。三个阶段的教学活动紧密相连,形成一个整体,有效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     扎染课内容、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有机结合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延展三个阶段中。学生通过自编故事、绘画创作等艺术活动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增长感性认识,积淀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提高了艺术感受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